家庭是人們開啟幸福生活、放飛人生夢想的起點,也是社會和諧、國家發展的基點!读暯疥P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深刻把握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豐富內涵和目標任務,進而推動新時代家庭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家庭建設是個人幸福、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
“注重家庭”是家庭建設的前提。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家庭家教家風時,把“注重家庭”放在“三個注重”之首,并鮮明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這一重要論斷彰顯了我們黨一貫重視家庭建設的優良傳統,清晰指明了新時代推進家庭建設的重大意義與實踐要求。
家庭是個人幸福生活的港灣。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無論人們身處何方、境況如何,其內心始終為親情所牽、為家庭所絆,家庭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無可動搖。新的技術、觀念、生活方式的出現也許會沖擊和改變未來人們的家庭結構和家庭生活模式,但并不會動搖由血緣紐帶和親情關系所維持的家庭存在的本質。同時,還應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推進,我國城鄉家庭的結構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新變化,家庭成員的流動性不斷增強,留守兒童、空巢家庭等現象日益突出,人民群眾熱切期盼高質量的家庭生活和精神追求。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給新時代家庭建設提出了新課題。在家庭建設實踐中,我們要樹立新的家庭觀念,順應時代潮流變化,深化文明家庭創建,維護家庭的和諧穩定,建立融洽的家庭關系,建設更高質量的家庭生活。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緣為紐帶,是社會制度的產物,是最基本的社會組織形式。馬克思主義認為,“在生產、交換和消費發展到一定階段上,就會有一定的社會制度、一定的家庭”。家庭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社會關系,而且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會關系。隨著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后來又產生了其他更多的新的社會關系。更多的社會關系生成后,家庭就成為了個人與社會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每個人都從家庭走向社會進而開啟社會化進程。家庭的演進歷程告訴我們,家庭的和睦、幸福、文明都與社會休戚與共。只有家庭這個基本細胞健康有活力,社會這個有機體在結構上才能平衡,在運行上才能順暢,在發展上才能持續。
家庭是國家的根基!凹沂亲钚〉膰,國是千萬家”。中國自古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優良傳統,主張以己推人、由近及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逐漸演進為“民胞物與”的精神自覺與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意識,提倡“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種將個人發展的需求與社會進步的訴求結合在一起的道德自覺,成為了“家國天下”的重要思想基礎。在新時代,家與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上。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由此可見,在家與國的辯證統一關系上,家是構成國的基本因子,國是維護家的可靠屏障;家庭建設不僅是家庭幸福的根本保障,也是國家建設的邏輯起點和深厚基礎。
二、家庭教育是推進以德樹人、全面育人的首要陣地
家庭教育是家庭精神內核的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梢,家庭在個體進行“社會人”角色轉換的過程中,在為社會培養合格公民的問題上,起到了基礎性甚至決定性作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教育發端于家庭之中,家庭教育承擔著啟蒙養正、明理成人的重擔。父母則是挑起這一重擔的第一責任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教育,至今流傳著“愛子之道在于教,教子之道在于嚴。嚴,斯成也”的古訓,流傳著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等家庭教育的典故,流傳著《三字經》《弟子規》等有關家庭教育的國學著作。從現代教育分工來看,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三個方面。學校教育重在知識傳授,社會教育重在面向成人勞動者,而家庭教育則是人最初智慧啟蒙和文化開蒙的第一場所,并縱貫人的一生,持續不斷地起作用。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對子女的示范教育,父母的價值觀、人生態度、生活習慣等為子女判斷是非、分辨對錯提供了重要參照,并在子女的整個人生中都將起到重要影響作用?梢,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點,也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關系著孩子的前途和未來。
家庭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首要陣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對人的一生發揮著獨特而必要的基石性作用,奠定了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雛形。青少年時期不僅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更是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從小就傳遞給孩子,能讓他們在人生“拔節孕穗期”樹立正確的“三觀”,引導他們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長大后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同時,家庭教育的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要求有相通之處,通過家庭的培育和踐行,能夠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生活化、常態化,更容易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發自內心遵守的行為規范。
家庭教育是傳承紅色家風的重要途徑。紅色家風是老一輩革命家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培育的家庭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我們黨一貫重視家庭教育,并十分注重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引導家人親屬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終身。新時代家庭教育能夠在繼承和弘揚紅色家風方面發揮立德立言立行的功效:立德就是可以通過家庭教育,把對黨忠誠的大德內化于心,父母通過實際行動為家庭成員作出榜樣示范,教育引導子女自覺做黨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傳人;立言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引導子女向革命前輩學習,做到不該講的堅決不講,該講的大大方方地亮劍發聲,要講的就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立行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引導子女向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學習,像他們一樣行得正走得直、干得實干得好。
三、家風建設是完善國家治理的重要依托
家風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庭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庭文化風格。好的家風引領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風卻會敗壞社會風氣,貽害無窮。家風誕生于家庭,卻不局限于家庭,其形成和發展必須始終與社會風潮相適應,又潛移默化塑造著黨風,影響著國家治理。
家風是影響社會風氣的重要源頭。積小流而成江河,積家風而成社風。家風問題,是社會建設的深層次問題。家風正不正,不僅關系家族榮辱興衰、家庭幸福與否,還直接關系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良好家風的培育,不僅能熏陶自身及家庭成員的思想、行為方式,還能帶動他人養成良好品質,從而使文明的社會風尚源遠流長。反之,家風不正,很容易造成老人贍養無著、子女教育缺失、親人情感淡漠等家庭問題,還會對社會風尚、社會文明產生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梢,重視家風培育,就是疏浚社會風氣的源頭,為形成良好社會風氣打基礎。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安定;只有家庭幸福,社會才會祥和;只有家庭文明,社會才會和諧。
家風是塑造黨風的重要切口。黨員干部的家風影響黨風,特別是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干部,其家風家教不僅關系一身之進退、一家之榮辱,而且關系一個地方、一個領域、一個單位的黨風,是當地政治生態的晴雨表。惡劣家風的形成,往往是領導干部失德失矩,個人言行不僅不能對子女、親屬產生道德規勸與行為約束作用,甚至還會默許、縱容、放任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力或影響力從事違法亂紀行為。長此以往,錯位扭曲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就會在家庭、家族成員之間蔓延傳播,導致家庭生態惡化,極易對黨內政治生態產生侵蝕與污染。綜觀已查處的大案要案,很多腐敗分子的違紀違法行為中,往往有“家族腐敗”因素。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迫切需要把加強黨員干部家風建設作為重要切入口,從源頭上正家風促黨風,以良好家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家風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的重要舉措。家庭是國家的最小基本單元,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指出,“一定歷史時代和一定地區內的人們生活于其下的社會制度,受著兩種生產的制約:一方面受勞動的發展階段的制約,另一方面受家庭的發展階段的制約”。從這個意義上,對于國家治理來說,家庭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邏輯起點,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撐點。只有把家庭治理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基本單元,才能將每一個個體納入國家治理的大格局中。在新時代,推動家庭治理更好地融入到國家治理體系中,從而實現宏觀上的國家治理與微觀上的家庭治理良性互動、相得益彰。